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在北京市“5·6民族团结日”当天,机关党委统战部党支部与北京学院直属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学共建活动,面向少数民族预科班,组织了一场别有意味的“行走的思政课”。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毛静老师和预科班形势政策课教师申晓若副教授“双师授课”,将形势政策课课堂“行走”到“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北京学院副院长刘婷和老师们、统战部高旭老师共同参加研学。用文物述说民族历史,用实践传承红色基因,沉浸体验中华民族文化,“行走的课堂”是让师生全面学习党领导下民族工作的辉煌历程,引领学生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毛静对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同学们说到“希望同学们通过在蒙藏学校的实地学习,进一步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作为少数民族代表传承先烈的遗志,与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蒙藏学校旧址在繁华街道中仿佛就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这里是北京为数不多与少数民族相关联的红色载体,这里可以说就是党领导民族工作的发源地。”形势政策课老师申晓若教授在蒙藏学校旧址参观的过程中,回忆起自己老师讲述的蒙藏学校学习经历:“七十四年前,我的授业之师苏都老师在这里就读,他是蒙古族,他大学毕业后和班级的同学一样回到民族地区,为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结合自己老师的就读经历教育学生,“如今睹物思人,近百年岁月流逝,那些曾为救国救民而“澎湃不已”的青年人,穿越历史的漫长回廊,重回恩师母校,音容宛在。“他表达了自己与蒙藏学校间的纽带之情,也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份少数民族先进青年的爱国志、报国行传承下去,通过述说蒙藏学校的历史和一段段令人动情的红色故事,大家重温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爱党爱国热情。
深入蒙藏学校旧址中心,是“中华一脉 同心筑梦——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乌兰夫的毛毯、李裕智的文具盒、李大钊的讲义等420余张照片,280余件实物,让同学们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间的“对话。”“这里是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就建立在这里。从这里走出去的少数民族共产党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的壮丽篇章。革命前辈们的爱国热忱也将激励我在未来生活中不畏艰险,奋勇向前。”来自瑶族的陶家荣说。
顺着展厅向东走,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验区,师生们可以身穿55个少数民族服装,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医药、手工艺等,沉浸式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不少预科班同学也踩着轻快的步伐,舒展着灵巧的舞姿,加入现场表演者的行列跳起传统民族舞蹈,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风采。维吾尔族的艾美努·万里说:“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展现我们新疆的舞蹈,也很开心能了解中华传统的工艺美术,扎染房里的云南阿姨热情的向我介绍扎染工艺的做法,并邀请我与她一起制作粘土玫瑰花,还跟我聊了许多云南的特色美食、介绍美如画的洱海。通过这次的活动我的思想仿佛受到了洗礼,让我体会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生活在如此的多元大家庭中,我们更应当加强民族交流、民族融合,一起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历史魅力!”
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让学生“知与行”并重。从“课内”走向“课外”,“行走的思政课”让课堂“活”起来,有“知”有“味”。少数民族预科学子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各民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共同缔造新中国、团结建设新社会、携手奋斗繁荣路、同心奋进新时代的光辉历程,领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悟了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